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股票配资开户申请_在线股票配资_最专业股票配资官网 > 在线股票配资 > 怎么申请股票配资 节卡股份IPO:临上市紧急“调账”,科创属性与5倍扩产遭连环拷问
发布日期:2025-09-16 22:16 点击次数:139
作为2025年首家科创板IPO上会前取消审议的企业怎么申请股票配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节卡股份”)的上市遇阻绝非偶然:
临上市收入确认从“验收”改“签收”,2022年营收踩线2.81亿元科创板门槛,但收现比大跌、客户数据存差异;核心技术绑定上海交大,核心零部件外采;报告期内持续亏损、业绩预测偏差大;频繁下调募资额,并拟5倍豪赌扩产,合理性遭广泛质疑。
多重风险之下,节卡股份科创板上市之路冲满荆棘。
1、临上市调整收入确认规则,引“虚假销售”质疑
据披露,节卡股份于2022年12月启动IPO辅导,而在辅导前一年(2021年6月),公司将核心产品协作机器人的收入确认方法从“客户验收后确认”变更为“客户签收后确认”,变更时点与上市筹备周期相契合。
在上述调节下,节卡股份2021年新增签收收入3960.31万元(占内销整机收入31.28%),全年签收收入从2020年的0激增至6817.89万元,这一变化助力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64.21%,2022年营收达2.81亿元,刚好满足科创板“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2亿元”的上市门槛。
从两种确认方式来看,“验收”需客户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进行确认,风险报酬转移的证据更为充分;“签收”仅表明货物已交接,不代表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认可。
而据问询披露,节卡股份报告期内退换货比例分别为8.58%、4.13%、9.29%,处于较高水平,售后服务费金额较高,且公司与部分经销商约定在货物交付时,若经销商认为不合格,可在限定时间内退货、换货或要求维修。
对于收入确认方式变更,节卡股份在问询回复中表示,此举系规范业务模板、体现业务实质,且对报告期内收入确认的影响较小,但未具体披露该变更对利润的具体影响,也未说明变更的内部决策流程,通过该方式对达标营收的贡献比例仍待进一步明确。
另据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节卡股份与客户A及其关联方合作金额为654.17万元,公司称双方入账时点一致,但客户A2021年年报中前两大供应商采购额与该数据不相符;且2022年客户A采购其他品牌机器人采用“验收”模式,与节卡股份的“签收”模式不同,这一差异加剧了市场对其收入调节的关注。
此外,2021年6月调整收入确认方式后,节卡股份部分财务指标呈现恶化态势:2021-2022年营收虽大幅增长,但收现比从2020年的99.38%降至2022年的68.47%。
对此,《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援引财务人士观点指出,正常含增值税收现比应≥1,营收增长而收现比下降,可能存在放宽信用政策导致应收账款激增的情况,也需关注收入确认相关风险。
此外,上述报道还指出:中介机构(会计师、保荐人等)核查后能确认的收入比例,也让杰卡股份收入真实性存疑:
2021到2023年:函证确认的收入占比依次是78.94%、86.22%、81.73%,若减去调节后才相符的金额,比例还会降不少;访谈确认的占比分别为71.34%、76.7%、76.45%;收入真实性核查程序确认的占比是67.61%、72.04%、77.75%;现场查看、查机器后台使用及售后等程序确认的占比,依次为69.40%、66.84%、63.56%,这三项都低于70%。
2、科创属性受质疑:技术绑定上海交大,核心零部件依赖外采
作为冲刺科创板的企业,节卡股份在技术领域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度绑定:10名上海交大教职工通过交睿间接持有公司10.53%的股份,双方不仅共建两个联合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节卡股份还从上海交大继受了多项知识产权,且公司现有专利中,部分发明人是上海交大的教职工。
此外,许雄、刘博峰等4位核心技术人员,均毕业于上海交大。
截至2024年底,节卡股份从上海交大继受的知识产权具体包括:14项原属上海交大的专利,由公司继受取得;23项专利及1项已驳回的在审专利,最初为公司与上海交大共有,后变更为公司单独所有。
在技术研发层面,节卡股份14项核心技术中有2项与上海交大3个委托研发项目的内容和成果存在联系。例如,核心技术“近零力拖拽示教”“非接触式视觉安全防护”,最初借鉴了上海交大委托研发项目成果的部分原理方案。后续虽经公司重新设计、迭代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但技术源头仍与上海交大相关。
对此,上交所已多次问询节卡股份,聚焦“技术研发是否依赖上海交大,是否具备独立自主的研发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
除技术依赖外,节卡股份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也存在明显短板。协作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为控制器、伺服系统、谐波减速器,而节卡股份并不自主生产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工控机、芯片等部件,其中核心的谐波减速器,主要依赖供应商绿的谐波供应。
3、持续亏损、业绩预测偏差大,销售费用高企
据招股书披露,2022至2024年,节卡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622.8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4.40万元、-3567.93万元、-227.82万元,盈利表现波动且长期承压。
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803.40万元,亏损态势未得到根本扭转。
依据申报材料及首轮问询回复,节卡股份曾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整机销量8590台,且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40.60%。然而实际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仅4亿元,较目标少1.55亿元;整机销量7462台,较预计少1128台;2022-2024年营业收入实际复合增长率仅19.42%,仅为预测值的一半,业绩未达预期问题显著。
针对业绩预测与实际经营情况的偏差,上交所在二轮审核问询函中要求节卡股份在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风险因素”部分,补充披露“目前水平与相关预计指标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相关预计可能无法达到的风险”。
从费用情况来看,2022-2024年,节卡股份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92%、20.92%、21.53%,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7.72%、27.96%、24.16%,销售费用率不仅持续高于研发费用率,还显著高于同期同行均值(13.1%、15.58%、15.40%)。
节卡股份称,销售费用率低于越疆但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一方面是相较于除越疆、达明外的可比上市公司,公司收入规模相对较小,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公司处于业务高速扩张阶段,为抓住市场机会,投入了更多销售人员开拓和维护业务,导致销售费用相对较高,但公司核心驱动模式仍待明确。
4、三降募资额,5倍扩产受广泛质疑
据披露,节卡股份IPO募资额经历三次调整:2023年首次披露IPO计划时,拟募资7.5亿元,部分资金计划投入“年产5万套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2024年12月,募资额下调至7亿元,募投项目预计产能同步调低至4万套;2025年8月,预计募资额进一步降至6.76亿元。
据招股书,公司拟投资的“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产能释放周期为5年,预计不早于2026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各年度产能分别约为1.6万台、2万台、2.8万台、3.2万台,2030年以后达到年产4万台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规模。
2022-2024年,节卡股份协作机器人整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26%、76.1%、99.1%,2024年协作机器人整机产能为8000台。经计算,公司在建项目及募投项目未来新增年产能4万套,为2024年产能的5倍。
针对扩产计划怎么申请股票配资,上交所曾要求节卡股份说明当前全球及国内机器人市场的主要竞争格局、主要生产商、市场份额及未来发展趋势,是否存在工业机器人厂商向协作机器人市场拓展的趋势,分析公司未来市场空间是否会因此受到挤压。
上一篇:双鸭山股票配资 婴儿尿布更换用品 ASTM F2388-21测试要求_产品_部件_Diaper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开户申请_在线股票配资_最专业股票配资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